2020年05月20日出版  总第 1284 

国内统一刊号CN32-0801/(G)  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主办 编辑部地址:鼓楼校园小白楼二楼 
】  第
1279 期 2020-03-30
『云热议』,这个主题党日活动不寻常
点击:11
【字号 】 【 关闭

本报讯 326日,环境学院环境工程教工党支部、2018级博士生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融入国家战略,培育时代新人的线上师生主题党日座谈会。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云相聚,而是疫情时期高校师生紧扣热点议题,献计献策的一场云热议。师生们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质量在线开展热烈研讨。

环境学院是南京大学发展既快又好的新工科代表。近年来,学院在人才队伍、产教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都走出了一条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富有鲜明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会师生围绕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评价导向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加快新工科建设等,畅谈心得体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从如何规范SCI论文指标、树立正确评价导向,以及如何抓住新工科契机、更好推进环境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谈了自己的想法。李爱民副院长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学科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建萍总结了环境学院近年来各方面的工作,无论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还是学术前沿攻关成果,都展现了环境学院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学科人才实力。李俊、胡潘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农民院士朱有勇同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先进事迹,回顾了近期各高校科研院所投身抗疫攻关的战疫故事。教师党员黄辉对新时期产学研平台促进学科建设和新工科人才培养阐述了看法,并介绍了自己所在团队特色先行、十年一剑的标准化工作。

我们召开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共同探讨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内涵与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林表示。今年年初,学校召开了第十一次党代会。胡金波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第一个南大,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使命担当,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作出南大贡献;对于立德树人工作,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期,吕建校长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结合南京大学在科研转型提升阶段,科技评价体系的的问题,提出的举措,那就是用一个明确”“四个转变”“三个还原”“三线叠加来推动南京大学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

环境学院如何更好地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王振林表示,一是继续融入国家战略,强化问题导向,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服务国家建设的创新能力,为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科研攻关;二是以建设新工科为契机加快推进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培养更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战场的环境行业拔尖创新领军人才;三是继续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加强研工与导师培养联动,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王振林强调,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端,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任务。在新时期,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机遇与挑战并重、改革与发展同行,在国家鼓励原始创新,服务国家需求,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时代需求感召下,我们要建立起学校、院系、导师以及与用人单位联动的培养机制,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构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体系,实现卓越引领,为率先建成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南大方案、贡献南大智慧。

校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环境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活动。(新闻中心)


本文最新10条评论: (以下留言仅表达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南京大学报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本期点击排行榜
总点击排行榜
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政编码:210093 电话:025-83592727 
©2019 《南京大学报》版权所有  最佳显示效果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