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美国什么东西最多的话,我想所有去过美国的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汽车最多。是的,一般的美国人家里总有2-3部汽车,即使穷人也会有一辆汽车。美国的汽车之多不仅是美国现代化程度的标志,其实本身就已经成为美国和美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在美国,公里数位居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而公路上到处跑的都是四个、八个或十六个轮子的各种汽车。除了我们熟悉的奔驰、林肯、凯迪拉克、福特、雪弗莱、丰田、本田等轿车外,还有两种在美国十分普及但在国内很难见到的车箱。尽管车身庞大,但因马力大,加之开这种车子的都是一些车技娴熟的彪形大汉,所以这种车在公路上从来就是风驰电掣。刚开车的新手从反光镜中看到这种车追上来都不免会有心虚的感觉,因为那庞然大物压过来简直就像一座山。另一种是驮着游艇或移动房屋的旅游拖车。美国人喜欢旅游,更喜欢运动,因此夏日里一家人常常会开着旅游拖车到海边或湖边住上个三五天。到了深秋,退休的老人会成群结队,开着各家的旅游拖车从北部的缅因、麻州、明尼苏达奔赴弗罗里达避冬,就像一年一度南飞的大雁。据说也有些老人退休以后干脆卖了房子,买上一辆配有卧室、洗手间、浴室、水电和电器设备的旅游拖车,老夫妻俩自此浪迹天涯。 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它消耗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能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这个地球实在“养”不起两个美国),而美国的汽车又消耗了美国所消耗的总能源的三分之一。有人计算过,在美国人开车的总行程中,30%是用于上班的往返行途,30%是用于购物和接送孩子,30%是去参加各类闲暇活动,其他则与用餐或个人爱好有关。正因为美国人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如此之大,所以它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相当的影响。以美国人的闲暇为例,像杰弗瑞・戈比所说,除了在家看电视以外,几乎所有的闲暇活动都是从跨入车内开始的。确实,美国人不仅开车去会朋友、开车去影剧院看电影戏剧、开车去博物馆、开车去健身……,还开车到效外去散步、去骑自行车。所以,自行车在美国与其说是代步工具,不如说是健身设备。
汽车的普及和汽车工业的发达,也造就了美国独一无二的汽车文化。不仅汽车的造型不断反映着社会文化甚至思潮的变迁,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时尚物品,而且人们也不断将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投射到汽车之上。街角的亮仔可能把自己的美洲豹称作Charles或Mike,贵族学校的淑女则会把自己的红色法拉利称作Mary或Linda。在美国,每一个州都将本州的特色或自己推崇的价值观浓缩成一句座右铭印在车牌上,比如:“林肯的土地”(伊利诺斯州,林肯在赴华盛顿任总统时曾在此任律师);“宪法之州”(康州);“花园之州”(新泽西州);“大湖之光彩”(密执安州)和“美国的牛奶场”(维斯康辛州)。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新罕布纳尔州的“不自由毋宁死”。的确,不仅在该州的州民眼中,即使对整个美国人民来说,一辆可以四处行驶的汽车常常就是自由的象征与保证。
周晓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