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0日出版  总第 1284 

国内统一刊号CN32-0801/(G)  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主办 编辑部地址:鼓楼校园小白楼二楼 
】  第
982 期 2008-09-30
聂危谷:以中国画笔指涉西方建筑
点击:8733
【字号 】 【 关闭
  在我看来,建筑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人类智力与创造力蔚为壮观的物质结晶,庇护人类身心与美梦的精神家园;而由建筑群所构成的城市,是人类为自己营造的规模最大的文明基地;是与包括审美活动在内的人类智性活动最为密切的生存空间。希腊文明离不开雅典,也离不开其“城堡先于雅典,成为希腊思想的源泉”的多里安。
  中西绘画史上,画家们的眼帘都曾映现过建筑。在西方,建筑起初只作为人物画配景,尔后随17世纪荷兰风景画兴起而自备一格。中国则早在唐宋时代,描绘楼台亭阁的界画已成面目,但此后进展迂缓,画法与建筑图纸堪称仲伯。当山水画从稚态的勾斫画法步入成熟的皴法之后,抒情写意的必由之路从此开辟;界画则不然,技艺基本上停留于工匠水准。或许物极必反,山水画在历史上屡次征服巅峰之后,又屡次跌落山脚成为碎石,堵塞了山水画家再造的空间。
  相对于山水画,建筑景观画却有着极大的发掘潜能,可成为中国画模式瓶颈的突破口。就我个人而言尤其乐此不疲,这也有赖“中国画・画世界”艺术活动的全力支持。直面西方建筑,远非观图所能想象,我受到了难以言表的心灵震撼和洗礼!我以为,以视觉方式阐释西方历史与文化,莫过于为呈现着西方历史与文化精髓的建筑传神写照。但另一方面,以写意的抒情方式和有机情态,阐释建筑的理性精神与几何形态,对于画者的创造能力不啻为严峻的考验,而胜任于此道者也会因此而为中国画注入新的发展生机。
  默诵着石头雕凿的史诗――巨柱参天的神庙、高耸入云的教堂、宏伟壮观的古堡、鳞次栉比的老街,以及金碧辉煌的宫殿和教堂内景,我反复思索着:中国画能否演绎这历经千古的沧桑,和隐现于其中的昔日辉煌?工笔界画虽可得其精工,却何能摄其宏大气象?而以传统水墨之阴柔和贫色,又难以匹配西方建筑之阳刚,更难以呈现那神秘、幽邃、静谧、凝重、古雅、雄伟、壮丽、华美、灿烂的造型与光色境界。
  我找到了这样的表现方法――以草书入画,线条纵横挥洒,呈现出缤纷而斑斓的意象;以五彩掺墨,色墨流光溢彩,营造出古雅而辉煌的境界;以构成为法,化繁为简,通过单纯的平面分割驾驭纷繁复杂的细节,呈现出视觉艺术的现代审美特质。
  文人画逸笔草草流于空疏,工笔画精工细致而过于矫饰,而我所求则是自由抒写包孕着的丰富饱满――突破建筑格局规范的几何形态,营造画面“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整体视觉冲击力,赋予建筑造型以活泼泼的生命力,这样的创作方式令我心驰神往。如果说徐渭杂花画法和石涛乱柴皴那样的大写意是激励我独辟蹊径的心印,那么昔年拙作《凡高系列》就是自我鞭策重创画境的动力。
  心手互动磨砺的思想锋芒,电光火石般的悟性,坚定了我重造画境的信念。
  ――聂危谷



         艺术年表
聂危谷  1957年生于江苏扬州,美术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博物院特邀研究员,曾任扬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2008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2008   《中国画・画世界第二次展览》,南京博物院
2008   《金陵意象――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师生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
2007   《危谷图式――中国画.画世界》个人画展,南京美术馆
2007   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江苏省美术馆
2007   墨缘・100――中国宋庄水墨同盟第二届名家邀请展,北京宋庄
2007   祝福香港―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苏港名家作品联展,江苏省美术馆
2006   首届中国画・画世界作品展,南京博物院
2006   第11次大田・南京书画交流展,韩国大田
2006   江苏现代水墨画展,意大利芬奇市
2006   江苏省“艺术与科学”美术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
2005   现代金陵水墨画传媒展,江苏省国画院
2005   中国百家金陵水墨画展,南京博物院,作品为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组委会收藏
2004   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获评委提名奖,江苏省美术馆  
2004   中国―澳大利亚科学与艺术联展,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崔德州城市艺术空间
2004   《江苏画刊》30周年庆典.百名中国名家邀请展,南京博物院
2002   中国实验水墨艺术展,山东、纽约、多伦多、北京等地
2001   首届西安国际抽象水墨画大展,西安国际展览中心
2001   聂危谷实验水墨展 ,南京博物院现代艺术馆
 
本文最新10条评论: (以下留言仅表达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南京大学报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本期点击排行榜
总点击排行榜
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政编码:210093 电话:025-83592727 
©2019 《南京大学报》版权所有  最佳显示效果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