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0日出版  总第 1284 

国内统一刊号CN32-0801/(G)  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主办 编辑部地址:鼓楼校园小白楼二楼 
】  第
1034 期 2010-10-30
“这就是我,在中国!”
点击:74817
【字号 】 【 关闭
  “这就是我,在中国!”
  2010年10月13日下午2点整,韩国前总理朴泰俊在中国雕塑院创作基地南京“见山园”,对着由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为其创作的全身塑像如是说。
  吴为山教授应邀所作的《朴泰俊》像取朴先生站立状,形体生动,造型简洁,神韵非凡,表现朴先生宏才大略、运筹帷幄的“世界钢铁巨人”形象。朴泰俊先生此次南京之行是专程为观看自己的塑像而来。吴为山教授问询雕像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改动之处时,朴泰俊先生果断地说:“没有任何要改,太像了!”
  朴泰俊,1927年9月生,韩国政治家,韩国浦项钢铁集团名誉会长,韩国最大钢铁联合企业奠基人,曾任自由民主联盟总裁,2000年曾出任韩国新总理,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著名人士,在韩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崇高的威望。
  邀请吴为山教授为朴泰俊先生塑像,乃是出于韩国浦项工大、浦项钢铁集团联合动议。当在场的记者问起,为什么邀请吴为山教授塑像时,朴泰俊先生回答道:“吴为山教授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雕塑家,所以我想请他来为我塑像,我们在韩国和中国曾多次相见,我认为吴为山教授不仅作品好,人品同样好!”
  吴为山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雕塑艺术促进中韩文化交流,2009年5月29日,韩国釜山仁济大学为之专门建立“吴为山雕塑公园”,其中陈列了《老子》、《孔子》、《李白》、《鲁迅》等作品,均为标志中国历史文化的符号性作品,这一雕塑园现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块圣地;园内还有韩国的民主先驱和学界英才《安昌浩》、《徐载弼》、《张起吕》等人物的雕像,目前是韩国唯一一个为中国雕塑家专门设立的永久性雕塑公园。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树声题写园名。由全国人大常委、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教授写序。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先生对韩国仁济大学建立吴为山雕塑园予以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两国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儒道思想与韩国民族文化精神通过雕塑艺术得以在特定的时空中对话,意义非凡。2007年,鉴于吴为山教授对中韩文化艺术交流所作出的贡献,韩国仁济大学学位委员会特授予吴为山名誉哲学博士学位。
  吴为山教授曾先后二十多次访问韩国,是韩中文化交流协会的理事,多次应邀在韩国演讲,参与韩国文化艺术活动,作品受到韩国民众的喜爱,其著作曾用韩文出版并成为韩国文化畅销书。吴为山教授还专程两次应邀赴韩访问朴泰俊先生,朴先生与之大谈其人生经历、奋斗历程以及浦项的建设史,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吴为山教授书写“东方俊杰、钢铁泰山”以赠,朴泰俊先生也评价吴为山教授为:“东方才俊、雕塑大师!”此次来到南京,朴先生看到了吴为山教授为其所塑雕像,兴奋不已,连连竖起大拇指,他说:“我想我们韩国浦项科工大学的选择不会错。我的选择不会错。我们选择了世界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创作雕像,就必定会大获成功。”吴为山教授又即兴挥毫题就“运筹帷幄创新意,指点江山铸钢城”赠送给朴泰俊先生。
  朴泰俊先生随后又饶有兴味的参观了吴为山教授工作室的百余件雕塑作品。当看到吴为山教授所作的《渡江战役五前委》雕塑时,一眼便认出了邓小平像,激动地抚摩雕像说:“这是伟人!”他深情地回忆起92年在上海受到邓小平同志接见时的情景,表示当时自己还年轻,现在已经是八十四岁高龄了,同时他还表达了对小平同志的钦佩,对中国发展的敬佩。当看到吴为山教授所塑的韩国政治英雄《安昌浩》时,朴先生健步上前,拉住吴为山教授的手合影纪念,赞口不绝:“塑活了!”在看到《范仲淹》雕像时,一下被范仲淹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气质所感染和吸引,得知范仲淹为我国古代名臣、一代宰辅之后,很是激动,手抚范仲淹像说:“范仲淹是中国的宰相,现在我们两国的总理在一起。”
  韩国中央时报的记者对吴为山教授进行了访问,问询吴教授为什么钟情于历史文化人物的创作。吴教授答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杰出人物是人民的代表,他们身上承载着历史,创造历史人物就是书写历史,让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朴泰俊先生紧接着说:“记住,这其中也有我。”朴泰俊先生幽默的谈吐,矍铄的精神引来在场的中韩人士阵阵笑声。
  朴泰俊先生盛赞南京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发展迅速。环境优美,给他留下美好的印象。临别时,他特别用中文为吴为山教授深情题写:“与世界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博士在一起。”老人家的眼睛已经湿润,他是为吴为山教授的艺术所感动,为这段文化友谊所感动,他再一次说:“我一定要再来!” 
本文最新10条评论: (以下留言仅表达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南京大学报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本期点击排行榜
总点击排行榜
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政编码:210093 电话:025-83592727 
©2019 《南京大学报》版权所有  最佳显示效果1024*768